雙手沾滿血反恐 豈會成功


李家同/暨南大學教授(新竹市)

倫敦受到恐怖的炸彈攻擊了,幾乎全世界的媒體都以頭條新聞報導。諷刺的是:在巴格達,炸彈攻擊經常發生,幾十個無辜的伊拉克老百姓被炸得血肉橫飛,也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。一旦英國人受到攻擊,全世界就注意到了。前些日子,埃及駐伊拉克大使被綁架,前天消息傳來被殺,如此可怕的新聞,我們都不注意,卻只注意英國人受攻擊的消息。

倫敦受到炸彈攻擊,和巴格達受到炸彈攻擊,當然有關聯,兩者都出自仇恨。在巴格達,絕大多數的攻擊都是自殺性攻擊,試想如果人的心中沒有巨大的仇恨,會想以自殺來攻擊別人嗎?

倫敦受到攻擊以後,世界各國的領袖同聲譴責,聲稱要團結對抗恐怖分子,英美的領袖更明白表示,要在中東推行民主自由。這種言論,已是老調重談,全世界為了對抗恐怖分子,已經用盡了方法。英國和美國都可以無限期地拘留一些人,也不起訴他們,美國的CIA和英國的MI5(第五軍事情報組織)更是合作無間。前天的炸彈攻擊證明,這些措施都不能防止恐怖攻擊。

對於英國人來說,這件事使他們有苦說不出,攻擊顯然是因為英國協助美國攻擊伊拉克,但是英國是民主國家,出兵也經國會充分辯論。英國廣播公司曾全程轉播這場辯論。布萊爾首相一再聲稱,海珊是一切問題之所在,如果推翻了海珊,全世界都會變得更美好,英國也會變得更安全。當時就有國會議員對他說:「出兵伊拉克,一定會增加回教徒對英國的仇恨,如果有一天倫敦受到炸彈攻擊,你要負全責,你的手上會沾滿鮮血。」

恐怖分子和仇恨有緊密的關係,靠情報和各種安全措施,都不可能防止。世界級的領袖們在同聲譴責恐怖攻擊時,也應該檢討,有沒有在減少仇恨。

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英國曾受到猶太建國狂熱分子的恐怖攻擊,當時首相的女秘書因拆包裹而被炸傷手臂。以後,英國又飽受愛爾蘭共和軍的攻擊。以色列建國以後,猶太狂熱分子不再攻擊英國人,北愛爾蘭的情形雖然並未得到完全解決,但是英國人一再調停北愛爾蘭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間的爭執,再加上愛爾蘭的經濟大起飛,也使愛爾蘭共和軍的恐怖攻擊成為過去。

以色列有好一陣子不停受到恐怖攻擊,最近由於以巴雙方願意各退一步,情況已大有好轉。我們必須注意,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最近都不採取過分報復的手段,也只有這種行為,才使恐怖活動幾乎停止。

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善良的,也無意在各地製造爭端,只有少數人民興風作浪、製造仇恨,但是大多數的人類卻沒有向領袖說不的能力和勇氣。希特勒不是曾經使德國人跟隨他嗎?

毛澤東在文革時,誰又有勇氣反抗他?英美兩國領袖都能說善道,也都很會為他們的行為辯護,他們最多只會喪失連任的機會,恐怖分子不可能殺害布希,也不可能刺殺布萊爾,被炸彈炸得血肉橫飛的是小老百姓。

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仇恨存在於回教徒對西方國家的看法。西方國家如果不能瞭解回教徒的想法,而採取一廂情願的做法,其結果一定是滋生更多的回教極端分子。這些極端分子不僅會在中東地區發動更多的恐怖攻擊,也會在世界各地攻擊無辜的老百姓。

如果英美領袖堅信自己的做法是對的,視對方為惡魔,我們會看到更多的恐怖攻擊。反過來說,英美領袖如果能夠以寬容的胸襟,聽聽對方的想法,雙方的誤解可能會減輕。偉大的領袖都是和平的締造者,一個充滿誤解、缺乏寬容的世界,是不可能有真正和平的。

【2005/07/09 聯合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